共建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
下载凯发k8-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网院简介 政策文件 培训项目 课程资源 专家方阵 数字图书馆

当前位置: 下载凯发k8-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 工作案例 > 正文

福建省加快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下载凯发k8

福建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完善“大思政课”工作体系。一是推动工作格局一体化。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发挥各自协调、支持、服务、监督职能,以打造国家级、省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为牵引,形成共建共管的全社会育人工作格局。二是推动课程建设一体化。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建立教研资源库、案例库。深化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帮扶机制,并组团对接延伸至中小学。三是推动师资队伍一体化。高校按照标准配齐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小学配足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德育骨干力量,建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各学段教师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中培训、教学展示等教研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邀请省内外名家大师、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及法治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等进行授课。四是推动育人资源一体化。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的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协同效应。以福州、厦门、龙岩等地为中心,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闽东北、闽西南”区域联盟,推动“大思政”教育区域联动、整体发展。建好用好省、市、县(区)、校各级劳动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红色场馆等,实现资源互补共促。

加强区域协同研学实践。一是构建研学实践工作体系。一体整合和规划研学资源,绘制本地区研学资源图谱,设计研学线路,打造研学课程。发挥福建省“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协同中心和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带头示范作用,建设具有福建特色的大中小学研学实践一体化资源平台。二是优化整合优质研学实践资源。建好用好高校校史馆、博物馆、重点实验室等场所,丰富全省高校“大思政”教育线上特色场馆建设内容,推动高校场馆资源向中小学开放。从工厂、企业、农村、街道社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史展览馆、红色遗址等,遴选建设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三是全面推进“行见八闽”工作。支持由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分别牵头闽西南、闽东北两大片区,深化构建校地联合的研学共同体,吸纳周边地区和相关单位,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四是打造特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一批研学精品路线,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做优一批品牌示范活动,推进研学实践连点串线、连线成圈。

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发展。一是强化理论研究阐释。注重发挥福建独特资源优势,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支持各地各校建设各类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传承推广中心,围绕校地合作、课程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成果凝练等,系统梳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时代内涵、实践意义、特色标识。二是加强文化主题实践。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围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及革命文化、海洋文化、中华福文化、船政文化和客家文化等,开展文化实践、主题宣讲和文艺展演等活动。三是打造文化载体品牌。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以举办文化论坛讲堂等为载体,探寻地方文化源流,全面挖掘精神内涵,提供文化滋养。创新论坛举办形式,提高论坛活动实效,推动各方力量协同打造地方文化标识和人才汇聚高地。四是创作各类文化精品。宣传等部门结合实施福建电影精品工程、闽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工程,策划制作“红色的土地”“保卫海疆”“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闽宁纪事”“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等作品,打造一批文艺精品。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等高校发挥优势,组织编写《侯官文化概论》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实现教学引导科研、科研支撑教学的良性循环。

统筹推进网络育人工作。一是推动网络资源供给改革。以传统媒体为基础,增强育人阵地的联动性辐射性,以新兴媒体平台开发使用为重点,增强育人阵地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各高校聚焦网络育人,将数字化手段融入思政教育各个场景,重点打造“易班”等若干个高质量和有影响力的高校思政类平台,提高平台建设、运行、服务水平。二是大力繁荣优秀网络文化。开展高校优秀网络原创内容训练营,优化全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评选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遴选展示一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积极创作、推广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精品。持续开展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系列网络普法及云宣讲活动,大力打造“强国有我青年说”等网络宣讲品牌。三是着力建强网络育人队伍。加强福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设,培育和组织一支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工作的政工力量。发挥“网络教育名师”辐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培育选树一批“网络思政精品项目”“网络育人优秀案例”等。四是坚决守牢网络育人阵地。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网聚青春正能量”系列宣传教育行动,增强青少年正确用网和安全防范意识能力。加强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深化教育网络安全管理,建立教育网络安全管理跨部门协调机制。全面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健全教育app审核备案和监管机制,加强教育数据安全管理和师生个人信息保护。

  • 投稿
  • app下载
  • 网站地图